张骞出使西域最远到了现在的阿富汗。看看张骞如何两次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包抄匈奴,打通汉地与西域的通道,为后来建立陆上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丝绸之路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产物,它起始于汉朝的都城长安,穿越甘肃和新疆,延伸至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地区。这条贸易路线因中国丝绸的大规模输出而得名,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和商品交流。
以马为主要运输工具的汉代,从长安到大宛,选择吐鲁番北部靠近草原的道路是更加便捷的。张骞舍近求远选择南道主要是为了躲避匈奴。但他没想到的是,途中还是被匈奴抓获扣留。这表明,当时匈奴对塔里木盆地的控制还是很有效的。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前,发生了霍去病伐祁连山的事件。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是:楼兰——姑师——阿克苏、温宿——图尔噶特山口——费尔干纳盆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和楼兰,向北到达吐鲁番盆地,再沿着天山北麓西行,经伊犁河谷、昭苏草原,最后抵达乌孙国都赤谷城。丝绸之路:亦称丝路。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开辟的。汉武帝听闻西迁的大月氏有意报复匈奴,于是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希望与他们联合夹击匈奴。汉中人张骞在建元二年(前139年)应募率领100余人向西域进发。然而,途中他被匈奴俘获并滞留了10年,最终设法逃脱并到达大宛。当时,大月氏已经不再打算攻打匈奴而是西迁了。
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开辟的。汉武帝听说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就派人出使大月氏,联络他们东西夹攻匈奴。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100余人向西域进发。途中被匈奴俘获,滞留了10年,终于寻机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宛。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张骞开辟的。张骞qiān(约公元前164~前114年)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是张骞开辟,指的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开辟的。张骞以其开拓精神和冒险勇气著称。在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他奉汉武帝之命,带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成功地打通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南北道路,即后来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因此,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的行为为“凿空”,意味着他开通了一条大道。
张骞丝绸之路故事 张骞,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至元光六年(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
在月氏逗留一个月后,张骞为避开匈奴从南道回国,谁不想又撞见匈奴,被俘虏。这次比较顺利,他趁匈奴内乱,和自己的匈奴妻子一起逃回了祖国。经历了13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26,张骞回到祖国。张骞走时带了100多人,回来时只有甘父一人随行了。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张骞丝绸之路的故事 简介 目的: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
关于张骞走丝绸之路,以及张骞走丝绸之路的故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