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还有一条丝绸之路,是从广州乘船经满刺加(今马六甲)海峡,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东非。这条通道人称海上丝绸之路。据东非索马里等地出土文物证实,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我国宋朝。
分别为(1)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长安(今西安),终点是意大利首都罗马。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汉代。它在东方的起点是西汉都城长安,或东汉都城洛阳。向西经陇西或固原至金城,再经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县,出玉门关或阳关,经白龙堆至罗布泊地区的楼兰。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他自请出使西域,历经13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
丝绸之路与张骞的故事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
1、汉丝路开通的条件:国力强大,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科技领先,疆域辽阔;统治者推行走出去战略,源张骞出使西域“蓄空”。
2、西汉时中国与西方物品大交换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丝绸之路”的畅通。西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一条自首都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天山南路,直达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和非洲大陆的陆路通道。
3、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其开通条件主要是:1。强大的国力支持使西汉能在西域建立稳定的控制权,保障贸易的持续性。 2。
4、促进了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发展: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发展,这些关系在今后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西汉时期国家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开辟的主要原因。西汉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中国对周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6、在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出现了商业的勃兴。
1、汉代开辟的这条丝绸之路时而因为政治对立、民族矛盾乃至战争而一度中断。文明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道的开拓者是中国汉朝的使臣张骞。
2、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3、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4、简要概括汉代形成丝绸之路的有利条件: 1 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5、丝绸之路的路线: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6、起源: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1、如果经济不发达。道路再通畅也没有意义。而且还有一点,丝绸之路其实根本交通不通畅。很多艰苦的路段。
2、首先,应明确根本原因的含义。根本原因就是内在推动的因素。如果没有根本原因,就不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也就是说,根本原因直接导致结果的产生。题目中的丝绸之路,本身是商品向外出口的一个途径。
3、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徐闻县是广东最早的县治之一,远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经设置。它位于雷州半岛南端,与海南岛隔海相望。
4、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在西域设置常驻官员,派士卒屯田,设校尉统领保护,使汉族同新疆少数民族交往更加密切。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从西汉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时代。
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张骞到乌孙,未达目的,于元鼎二年(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返抵长安,被张骞派往西域其他国家的副使也陆续回国。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张骞(?-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时称博望侯。西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西汉)旅行家、外交家、探险家,对丝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
关于大汉丝绸之路历史,以及汉朝时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穿越丝绸之路火车
下一篇
丝绸之路与银杏树的关系